close

《看見天使》咕咕鐘怕怕 附:Pu媽隨筆039.gif

 文章出處/自由電子報(2013-5-6)  文/朱台翔
 
她從德國帶了一個咕咕鐘回來,鐘面的上方,有一個小窗戶,半點或整點時,窗戶打開,一隻小鳥會從窗戶跑出來「咕咕,咕咕」報時。它每一次叫的時候,頭都會揚起來,叫完一聲頭就低下去一點點,叫下一聲時頭又會揚起來。不要說小孩了,自己看了都很高興。

那天下午,兒子媳婦抱著一歲多的小孫子回來;一看咕咕鐘,是三點二十,大家就圍在前面,等著它報時。眼看著就要三點半了,所有的人都伸長了脖子,一動也不動地盯著鐘面,深怕錯過了。就在這個時候,小鳥叫了,卻只叫了一聲──這只是半點鐘報時,不像整點那麼認真。小孫子眼睛睜得大大地,望著關上了的窗戶,沒有什麼表情。

想必小傢伙也跟自己一樣,意猶未盡吧?還想聽,是不是?簡單!她把時鐘撥到四點鐘,果然小鳥跑出來,連著叫了四聲。看小孫子還是緊繃著臉,好,一不做二不休,再撥到四點半;當她撥到五點時,忽然發現小傢伙的眼睛裡有一種她從來沒有見過的神情。

正在懷疑難道打從一開始,就會錯了意?她就看到小孫子把身體轉了一個方向,似乎是想要躲進爸爸的懷裡,她靈機一動:「好怕,是不是?」小傢伙這才露出驚恐的神色,輕輕地拍著自己的胸脯。她又問:「好怕、好怕,是不是?」又連著拍了好幾下胸脯。她趕緊說:「對不起!」並且關掉報時器,說:「不怕,不怕,不會叫了。」

怎麼會這樣呢?自己喜歡,就認定孩子也會喜歡!好在能及時懸崖勒馬,迷途而知返,也不容易了,靠的就是一份真正的關心吧?
 

book02.gif 資料來源:
 
 
 line_dot_pin1.gif  

pencil001.gif  Pu 媽隨筆  

 「自己喜歡,就認定孩子也會喜歡!」
 
和孩子相處時,我們常不自覺的以自己的角度和觀點來解讀孩子的心理,認定孩子的感覺和我們一樣。
我們覺得好玩、有趣的東西,就認定孩子也會喜歡玩。我們覺得好吃的食物,就認定孩子也該喜歡吃。
 
有個爸爸愛吃辣,在給孩子食物時有意無意間就給了孩子有辣椒的食物。
孩子抗議著:「好辣!」 
爸爸有點不耐的回應:「哪有辣啦!」 
爸爸吃慣了辣,對一點點的辣早已没感覺。但對味覺敏感的孩子而言,既使一丁點的味道,都很刺激。
這時,我們就該給孩子完全没加辣椒的食物。
身為父母,保護孩子、照顧孩子,應從尊重孩子的感覺開始。
 
其實不只對孩子,我們也很容易對自己最親密的人犯了這樣的錯誤。
自己喜歡的,就認為對方也應該要喜歡。
當對方不領情時,就生氣的感覺被拒絶的受傷。
 
身為丈夫的喜歡吃半生荷包蛋,基於分享的心理,也貼心的為妻子煎了個半生不熟的蛋。
為人父母者喜歡假日時四處旅行四處為家,理所當然走到哪裡孩子也應該跟到哪裡。
當妻子對著蛋白和蛋黃混在一起的荷包蛋露出難以下嚥的表情,並把它回鍋炒熟時......
當喜歡安定的孩子和父母抗議假日時只想待在家裡休息時......
丈夫認為,妻子不吃自己煎的蛋就等於不接受他的愛與照顧;
父母認為,孩子大了就翅膀硬了不需要也不在乎爸媽了。
有的人甚至把這種感覺擴大解釋成一種對「自我」或「自尊」的傷害,
認為對方拒絶了你的好意,就是否定了你這個人。
於是,往往一件小事,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變成了不得了的大事。
 
我們都該從調整自己做起。一切放輕鬆的來看待它......
是否,我們都把「自己」看太重了才會如此呢?
從我們的角度看,是心意被拒絶了。
但從「對方」的角度看呢?
就只是單純的不敢吃生蛋而已,如果要她硬吃,是否有點不忍,還是該為了討好而吃呢?
就只是想在假日時偶爾有點自己的時間,放鬆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罷了。難道身為孩子,就沒有權利安排自己的休閒時間,只能無條件配合嗎?
這些,與愛或不愛都扯不上關係!單純的只是個人偏好的不同罷了。
我們該練習把自己認定的「感覺」與關係中的「事實」分開來看待。
妻子不是不愛丈夫,只是不愛吃生蛋;
孩子不是不愛父母,只是想偶爾有獨處的時間。
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有獨立的思想和感受,不是為了「誰」而存在。
 
 
 『「對不起!」並且關掉報時器,說:「不怕,不怕,不會叫了。」
多令人感到溫暖而窩心的一句話!
簡單的話語中,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愛與關懷。
因愛而生出同理,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、去感受、去了解、去釋懷。
 
如果這時,孩子接收到的是:「這很好玩呀~有什麼好怕的!」
那麼孩子的情緒無法被接納,會對自己的感覺、對對方抱持著懷疑,將不利於情緒發展與安全感的建立。
 
站在孩子的高度,才能看見他所見的世界。
站在對方的立場,才能理解對方的感受。
把「我」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,人與人之間會是輕鬆溫暖,而不令人壓迫與窒息的。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